首页
>专题>全部专题>优化营商环境>营商要闻

【包容普惠创新-创新创业活跃度】环翠区科技局结对帮扶走好共同富裕路

时间:2023/09/22 16:42:15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金秋时节,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渐次铺展,又是一个丰收季。9月14日上午,环翠区科技局的党员干部志愿者来到结对帮扶的东龙山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农抢收帮扶活动。

在玉米采收中,志愿者和村干部热情高涨,一个个干劲十足,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掰玉米、装袋、运送,一套操作“行云流水”,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将刚摘的玉米变成了一袋袋鲜食产品。“虽然胳膊过敏起了很多红点,但能用自己的行动让这些玉米尽早收获,帮村集体解决实际困难,再辛苦心里都是甜的。”有的年轻志愿者虽然平时鲜有机会下田收玉米、干农活,但干起活来毫不含糊。

与东龙山村结对帮扶以来,环翠区科技局始终把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先后多次带队调研,实地了解帮扶村的发展现状,谋划发展思路,与镇、村领导讨论如何有效利用好村现有资源,寻找适合对路的帮扶模式,力求从理念上、方式上、行动上实现由“帮”到“兴”的转变。

推动精准帮扶,找准乡村振兴切入点。依托村内资源禀赋和土质特点,环翠区科技局与帮扶村共同探索提出种植特色经济作物,高效利用闲置分散的小地块,大力发展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销售相对稳定的甜糯玉米、烟薯种植产业,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环翠区科技局积极寻求市农科院技术支持,经对比甄选后采购烟薯25种苗和928粘玉米种子送达村集体移栽和播种。“6亩烟薯估计产量可以达到1.5万斤,20亩玉米估计6万穗,部分玉米将放到冷风库,等到冬天进行反季销售,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东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林卫宁说。往日不起眼的红薯和玉米,现在变成了村集体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关心困难群众,办好为民实事着力点。环翠区科技局不仅关注帮扶村如何增加集体收入,更牵挂着村里54名60岁以上老年人,走访慰问村内老年人和老党员早已成为科技局结对帮扶的必备环节,竭尽全力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送到帮扶群众的心坎上。近年来,已经累计走访慰问特殊群体15人次,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奶、蛋、水果、蔬菜、海鲜等日需品。志愿者们抓住本次到村帮扶的契机,在援建的老年活动室开展爱心饺子宴活动,志愿者们和老年人围在一起默契配合,分工有序,调馅、擀皮、包饺子,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包着饺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一团团香馅在志愿者的手中变成了形态各异充满爱心的饺子,让更多老年人感受到帮扶的温度。

加强联系共建,建立长效服务落脚点。环翠区科技局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第一书记为纽带,加强与派驻单位联系共建,实现党建精准交流、共谋集体经济发展。为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环翠区科技局积极推动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帮扶餐桌餐椅8套、系列厨具1套,并帮扶村委4套办公桌椅,替换村内破旧办公设备,积极改善办公环境。此外,环翠区科技局还积极对接各方资源,在日常服务科技型企业中收集帮扶信息,邀请区内科技企业负责人来村调研对接,深入讨论有效利用好村现有资源,从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产业政策、民生改善等多方面进行项目论证,力求找到最合适的帮扶项目和落地模式。

下一步,环翠区科技局将持续加强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适时协调农业专家入村指导,向村民传授最新经济作物种植技术,为村集体增收提供精准帮扶,切实提升帮扶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同时科技局也将积极对接更多的资源方,加大帮扶力度,早日落地引进产业帮扶项目,确保帮扶工作落地见效,走好共同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