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朴素、为人敦厚、不善言谈……这是威海中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李伟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正是这个憨厚朴实的技术带头人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6项,转化22项,创业六年来,已实现5个大品种医药化工类项目的绿色制备技术产业化,产值超亿元。
杂多酸是一种转化率高、易于再生、反应条件温和的绿色催化剂,在有机合成、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但由于分类庞杂、催化性能差异巨大,研发与工业化应用困难重重,尤其在绿色医药化工领域的应用非常少。
李伟能够与杂多酸结下不解之缘,主要源于他的博士后课题。2012年以前,高纯度四羟基二硼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的关键原料,其合成技术长期被日本垄断。在没有可供参考文献的情况下,李伟所在的研发团队经过半年攻关探索,发现在有keggin型杂多酸催化条件下,可将四羟基二硼纯度提高至99.99%,超过日本产品0.03—0.04个百分点,能够彻底打破国外垄断。从此,李伟便走上了绿色医药化工工艺创新研究及产业化道路。2017年,李伟带领8人小团队创办威海中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叶酸、玻色因、3-氯-1-丙醇、萘甲醚、胞嘧啶等创新技术。在疫情暴发初期,他第一时间返回实验室带领研发团队12天攻克了抗新冠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母核结构公斤级放大工艺,并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产品产业化,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业初期,企业常常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让李伟感到科研攻关“束手束脚”。回望过去的点滴,李伟表示,“环翠区最打动我的就是贴心的人才政策和优质的服务,愿意花功夫去培育人才,助力初创企业专注创新、安心创业。在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政府部门积极帮助申报上级项目支持,为公司发展送来‘及时雨’,让我手中的技术由中试走向产业化之路更为顺畅”。
目前,基于杂多酸催化氧化的胞嘧啶创新合成工艺投产在即,将在抗击新冠病毒、抗癌、抗艾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李伟也先后入选了省、市、区级重点人才工程。创业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李伟相信,坚持创新,拼搏逐梦,他和团队会在杂多酸催化绿色工艺研发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