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威海市环翠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3)》精神,充分明确2023年度作为本项目三年计划“成果年”的深研方向和实施策略,全力推进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区本化、校本化落地生长,全面深化“四要素”为核心的大单元教学行动研究,力促区域内各实验校内涵式发展。
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谋而后动,方知其向。3月7日上午,环翠区“区域教学改进”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研讨会在塔山中学举行。会议由区域项目负责人、区教研中心教科室主任时利波主持,区教研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梁春霞老师及五大实验校的业务领导及骨干教师参与研讨。
01实验校年度实施方案交流
塔山中学
本年度,以“拓展深化”为研究思路,以“梯次化”为推进路径,以“精准量化”为实践目标,以“系统具化”为配档原则,以单元教学“四要素”为基点,以“挑战性活动任务”为研究核心,联动“引领性学习主题”“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持续性学习评价”的深入推进,继续以“单元大课”的特色理念为抓手,深化打造各学科大单元课型的基本范式;以命题研究为导向,解读中会考命题趋势,完善细化单元命题及作业评价;在课堂微项目化活动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校本课程及学科拓展课程,开展(跨)学科单元项目化活动的实践探索。
威海十中
聚焦学生素养培养目标,在围绕大单元教学四要素、精进单元备课支架和单元教学实施路径的研究基础上,本年度,以“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市级课题为引领,以“大单元构建、大单元教学实施、大单元学习的评价”为学校研究主题,以“问题”驱动、“主题”引领为教研路径,以课例实证研磨为研究方法,推动大单元教学深入研究;同时,进一步完善学校系列培训课程,丰富“名家进校园”“三燕课程”,促进教师梯级发展,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标。
大光华学校
威海大光华学校2023年教研重点:以构建基于课程整合的大单元教学为目标,让课程整合与大单元教学融为一体,初步建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各学科及社会实践、社区教育、研究性学习、科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各门类齐全的大教育、大课程、大学科育人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发展基本素养、传承民族文化、涵养生活情趣、提升科学思维、丰富体艺技能为核心,立足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引导和促进学生立大志、求大知、做大事。
塔山小学
以“‘5+M+N’整体教研课程引领—全学科集备跟进—教师精准教学实施—学生素养发展”为主体链条式驱动策略,升级“5通识课程精神引领—M学科课程专业突破—N创新课程深层内化”三步循环教研课程,全学科推进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完善学业评价与实施体系,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
实验小学
结合学校“习惯养成”特色创建的实际需求、师生发展现状以及前期工作,2023年度主要从“众筹教研,构建‘结构化’单元设计研究框架;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抓手,深耕课堂,深研小组合作挑战性学习任务;课后拓展,形成单元视角下探究性作业体系;关注评价,形成全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校本特色评价体系”四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学校“强课提质”赋能。
02项目负责人培训引领
环翠区“区域教学改进”项目负责人时利波主任,结合五家实验校的实施方案,做了具体点评。她指出,首先,主题研究要目标明确,计划、实施都要重点突出,始终围绕大单元教学的四大要素——“引领性主题”“素养导向目标”“挑战性任务”“持续性评价”来整合集备教研,做到单元统整,靶向精准。其次,明确单元大概念,再进行阶梯化分层设计,将“海淀课程”真正落地、转化为富有学校特色的教研课程,找到成果的落脚点。最后,时主任强调,要有“成果意识”,可围绕四要素中的一点进行辐射联动式研究,也可系统推进,形成完备的大单元体系化资源包,进而形成优质的可借鉴度极高的路径与模式。
会上,时主任传达了威海市“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等相关文件的具体精神,对主要任务、目标、措施等问题做了细致解读,并指出2023年的任务就是把前两年的研究做实做透,把细部问题完善好,把特色做法凸显好,把研究成果展现好,以终为始,争取今年结出色味俱佳、营养并存的“好果子”。
各实验校经由研讨交流来互通有无,反思不足,也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要点,将继续以研究实践为抓手,以单元案例为突破口,加快成果项目校本化真正落地,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让环翠教育花香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