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环翠楼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在上级部门支持和指导下,街道以环翠楼街道商圈退役军人拓展型服务站为主阵地,认真贯彻执行双拥工作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探索拥军服务新模式,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
一、党建引领,促进双拥走实。环翠楼街道退役军人、类型多、分布散、流动快,为此,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双拥”工作模式,拓宽平台,把全面巩固和发展双拥工作,持续深入向纵深推进。知底情,强阵地。在工作中,街道通过辖区遍访和数据推送,把辖区的拥军情况以及退役军人政治面貌、需求、兴趣爱好等情况全部摸了上来,建立了街道双拥“大数据”,量身定制各类活动,吸引退役军人主动加入,来增强辖区退役军人的凝聚力。通过整合辖区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公共区域等场所,打造服务阵地,为退役军人群体提供思想政治、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等横到边、纵到底的综合服务。抓引领,齐奋进。在双拥工作中,街道挖掘优质红色教育资源作为退役军人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商圈地处威海市中心,人才汇聚,退役军人群体中也有很多优秀榜样,特别是其中的中国好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群体。街道从中筛选出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先进典型,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让广大退役军人做有榜样、比有标杆、追有目标。
二、优质服务,助力架桥引路。街道聚焦退役军人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网格化服务机制,搭建起“1+2+6”多元网格服务体系,将熊伯华等退役军人中坚力量纳入网格管理,按照工作、生活两张清单,为退役军人群体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一方面,解工作难题。立足网格化管理,采取“收集-分类-化解-复盘”四路闭环模式,深入退役军人一线走访,重点掌握就业、创业等需求,常态化收集汇总面临困难,销号式解决。发挥政企共建优势,通过联动商圈企业联合会“环商红盟”、区人社局等报到单位,对接全市资源,定向向企业推送有就业需求的退役军人,目前已帮助就业25人;街道发挥商圈商协会等企业资源优势,举办“周三圆桌日”“大咖”齐聚等面对面交流会,围绕市场热点、资金运营等方面,对退役军人创业群体提供专业化指导。另一方面,强生活服务。在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工作服务的同时,街道还聚焦他们的生活需求,在婚恋方面,联合团委、妇联、福鑫集团、维纳斯婚嫁产业园等部门机构,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搭建集婚恋咨询、联谊交流等服务为一体的现役、退役军人群体婚恋交友公益平台;在医疗方面,整合商圈资源,对接各医疗机构,为退役军人群体提供专业医疗咨询、公益体检等服务;在日常消费方面,依托威高广场举行威海市荣军联盟集中授牌及拥军惠民月活动启动仪式,目前共有480余家商户加入到拥军梯队,涵盖了商贸商超、住宿餐饮、文化服务等多个领域。
三、培植情怀,引导反哺社会。退役军人是普遍有家国情怀的群体,引导形成反哺效应更能推动尊崇和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企业帮带共促发展。发挥军创“头雁”企业带动作用,纵向帮助退役军人商户拓宽产业销售渠道,促成“线上+线下”交易合作50余次,累计增收100余万元,横向分类指导退役军人商户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事项12类,退役军人商企平稳发展态势良好。诚信激励迸发活力。将退役军人群体作为“1+9+N”信用商圈建设的重要一环,企业商户建立“公益诚信指数”和“经营诚信指数”评价体系,覆盖退役军人商企和拥军企业281家,通过租金打折优惠、免费广告宣传等激励他们诚信经营,并引导发放企业兑换券5000余张,惠民折合资金20余万元。依托商圈区域党建联合体,吸纳辖区50名退役军人担任流动小巷管家,广泛参与商圈联合巡逻、幸福门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效上报环境整治、安全隐患等问题300余条,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监管员”。积极引导投身公益。环商红盟企业是商圈参与公益活动的主体,近年来关爱困难党员、儿童等弱势群体3600多人。其中,环商红盟企业连续5年参与东西部协助扶贫,资助145万元,累计捐款捐物1020余万元,军创企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环翠楼街道将保持当前双拥工作优势,坚持高标推进,着力提升业务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交出“高分答卷”,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全力争创双拥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