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全部专题>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

【包容普惠创新】深挖发展空间 创新服务形式 环翠区探索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

时间:2021/11/22 10:06:10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

案例简介

关 键 词:社区养老  多元化服务

涉及领域:养老服务

服务对象:个人

取得成效: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社区食堂31处,就餐人数达36万余人次。60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已受理各类服务事项480余万件,提供上门服务40余万次,其中紧急救助服务476次。

案例详情

近年来,环翠区以获批山东省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为契机,统筹用好政府扶持引导与市场机制作用,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着力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拓展高质量、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资源,在有限的城市资源中拓展养老空间。

坚持挖掘存量与拓展增量相结合,统筹政府、企业、群众三方面资源,以统一的标准规范为引领,灵活采取公建民营、公助民办等运作方式,在社区“插花式”配置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一是“见缝插针”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将日间照料中心、小型养老机构等升级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委托专业机构,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医疗保健、居家养老等专业化、订单式服务,培育了“沐浴阳光”“祥福家”等一批养老连锁品牌。将社区食堂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老人自付一点的方式运营,为超过70周岁的老人提供公益性用餐服务,餐费仅为市场价的一半。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社区食堂31处,就餐人数达36万余人次。

二是试点发展家庭养老床位。针对超过90%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实际,探索把养老院护理型床位“搬”到老人家里,对有需要的居家高龄、空巢、失能老人提供智能化、适老化家居改造服务,安装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电子信息服务设备,可实现紧急呼救、异常报警、健康监测。同时,依托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把养老院机构专业化照料服务送到家里,上门提供紧急救助、助餐、助洁、助行、助浴等服务。截至目前,共入户探访80多户,已成功签约20户。

三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标准规范。依托云智慧养老便民服务中心、沐浴阳光服务公司等社会组织、企业,制定服务标准332项,行业标准110项,对服务内容、服务频次、收费标准、评价体系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云智慧养老便民服务中心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搭建综合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将全区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卫生情况、服务水平等纳入动态监管。

四是打造养老生态圈,以系统思维就近整合养老资源。以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为目标,在环翠楼街道试点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打破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界限,把社区打造成一个大的养老院。联手品牌养老企业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统一提供护理员信息管理、消费支付、服务过程监控、事后评价、志愿服务打卡等功能,为各类养老服务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坚持开放共享原则,凡是经审核通过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入驻平台、开展业务,并接受民政、街道、社区三级监管。由于有政府监管作为“背书”,入驻机构服务有保障、价格还合理,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认可。目前,已入驻各类服务机构11家,累计开展服务5万多人次。五是线上打造虚拟养老院,以互联网思维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打破物理空间限制,依托60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指挥平台、一批加盟企业、一套管理机制的方式,整合各类服务机构3258家,“一站式”提供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生鲜配送等200多项服务。同时,向超过60周岁的老年人免费发放无线座机、移动手机、防走失手环等终端设备,每月还给予10元租费补贴,老年人只需拨打“6012349”,即可在家中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智慧养老服务。目前,已受理各类服务事项480余万件,提供上门服务40余万次,其中紧急救助服务476次。